|





| 主要用途 | 着色剂 |
| 执行标准 | GB 7912-2010 |
| 生产许可证编号 | SC20142900500063 |
| CAS | 94238-00-3 |
| 型号 | 食品级 |
| 包装规格 | 25kg |
| 来源 | 天然着色剂 |
| 主要着色成分 | 栀子黄 |
| 有效物质含量 | 99% |
| 含量 | 99% |
| 色素含量 | 99% |
| 是否进口 | 否 |



栀子黄为卤味带来的色泽效果非常独特:
打造金黄油亮的外观
与传统炒糖色带来的红褐色不同,栀子黄赋予卤味(尤其是鸡、鸭、猪皮等)一种更偏向金黄、油亮的色泽。这种颜色看起来更加鲜亮、不暗沉,能提升产品的视觉新鲜度。
模拟“天然油炸”或“熏烤”色
对于烧鸡、烤鸭、卤鸡腿等产品,栀子黄可以模拟出类似经过油炸或熏烤后产生的金黄色表皮,极大地刺激食欲。
与其他色素复配,调出经典酱红色
这是最关键的应用技巧。单独使用栀子黄可能显得“太黄”,缺乏传统卤味的红润感。因此,它常与红曲红 复配使用。
栀子黄 + 红曲红 = 金红/橙红色
通过调整两者的比例,可以精准地调出从明亮的橙红色到深沉的红褐色之间的各种颜色,复刻传统卤味的经典色泽,且颜色更鲜亮、更稳定。
着色稳定,批次统一
使用炒糖色,其颜色受火候、时间影响极大,容易导致不同批次的卤味颜色深浅不一,甚至因炒过火而发苦。
使用栀子黄,只要配方固定,就能保证每一次的色泽都高度一致,有利于标准化和规模化生产。
操作简便,安全高效
省去了炒糖色这个技术性强、费时费力的环节,降低了操作难度和安全隐患(糖油高温易溅伤)。
直接添加到卤水中即可,着色均匀。
健康“清洁标签”
作为天然色素,符合现代消费者对健康、天然配料的需求。在产品宣传上更具优势。
色泽自然诱人
提供的黄色调非常接近食物本身的天然色泽,使卤味看起来不油腻、不假色,更加自然可口。
使用方法:
溶解:先将栀子黄粉末用少量温水(50-60°C)充分溶解,制成浓缩液。
添加:在配制卤水时,将栀子黄溶液(以及红曲红等其他色素溶液)一同加入卤汤中,搅拌均匀。
卤制:正常进行卤制过程。栀子黄在加热过程中会均匀地附着在食材表面。
关键注意事项:
严格控制用量
宁可少,不可多。栀子黄着色力极强,用量过多会导致颜色过于黄艳,显得不自然,甚至像“染”上去的。通常起始添加量非常低(例如,占卤水重量的0.01%左右),需根据试验逐步调整。
必须进行复配试验
单独使用栀子黄很难达到理想的酱红色。务必通过小批量试验,找到栀子黄与红曲红的最 佳配比,以调出最 适合您产品定位的颜色。
确保均匀分布
务必确保栀子黄在卤水中完全溶解和分散,否则可能导致卤味上色不均,出现“花斑”。
了解食材特性
带皮的禽肉(如鸡、鸭)着色效果最 好,颜色吸附在皮层上,显得油润亮泽。对于瘦肉,着色效果会稍弱。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