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主要用途 | 防腐剂 |
| 执行标准 | GB 1886.362-2022 |
| 生产许可证编号 | SC20137110200868 |
| CAS | 28211-04-3 |
| 型号 | 食品级 |
| 包装规格 | 25kg |
| 成分 | 其他 |
| 有效物质含量 | 99% |
| 含量 | 99% |
| 是否进口 | 否 |
| 类型 | 肉制品防腐剂 |



米饭的霉变主要是由霉菌(如根霉、曲霉)和酵母菌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下大量生长繁殖引起的。同时,米饭也容易受到细菌(尤其是芽孢杆菌)的侵害而发粘变馊。ε-聚赖氨酸的作用就是精准地攻击这些微生物。
这是最主要的作用机制。
ε-聚赖氨酸分子带正电荷。
而霉菌、酵母菌和细菌的细胞膜表面富含磷脂,带负电荷。
两者会通过强烈的静电吸附结合。
这种结合会破坏细胞膜的完整性和通透性,就像在细胞壁上“打孔”。
最终导致细胞内的生命物质(如钾离子、氨基酸、核酸等)大量外泄,致使菌体细胞失活、死亡。
简单比喻:ε-聚赖氨酸就像一枚“带正电的导弹”,精准地吸附在带负电的霉菌细胞上,并将其“炸”出窟窿,使其漏液而亡。
在破坏细胞膜结构的同时,ε-聚赖氨酸也能侵入微生物细胞内,干扰其正常的生理活动,如抑制细胞的呼吸作用和能量(ATP)的合成,从内部“断其粮草”,使其无法生长繁殖。
除了上述直接的抑菌机制,ε-聚赖氨酸在米饭防腐中还有几个无可替代的优势:
广谱抑菌,一箭双雕
米饭的腐败不仅源于霉菌(导致霉变),还源于芽孢杆菌(导致发粘、拉丝、产生馊味)。
ε-聚赖氨酸的卓 越之处在于它能同时高效抑制这两大类微生物。这意味着添加一种防腐剂,就能同时解决米饭的“霉变”和“发粘”两大难题。
热稳定性好,贯穿全程
米饭在加工过程中(如蒸煮、复热)会经历高温。ε-聚赖氨酸耐热性极 佳,在高温下不易分解,能够在米饭的整个加工和储存周期中持续发挥防腐作用。
高效性,用量极低
仅需添加非常少的量(通常为米饭重量的0.005%至0.02%),就能起到显 著的防腐效果,成本可控。
在工业生产或中央厨房中,使用方式非常简单:
将ε-聚赖氨酸粉末先溶解于少量温水中,配制成浓缩液。
在米饭蒸煮完成后的搅拌环节(或出锅前),将稀释后的溶液均匀地喷洒或拌入米饭中,确保混合均匀。
然后进行冷却、分装。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