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执行标准 | / |
| 型号 | 饲料级 |
| 外观 | 粉末 |
| 保质期 | 24个月 |
| 含量 | 99% |
| 主要用途 | 水产诱食剂 |
| 生产许可证编号 | 饲添(2015)H07142 |
| CAS | 有 |
| 包装规格 | 1kg |
| 有效物质含量 | 99% |
| 主要营养成分 | 鱼腥素 |
| 是否进口 | 否 |
| 类别 | 饲料级 |



鱼腥素 并非单一化学成分,而是一类 富含鱼类风味前体物质(如氧化三甲胺)和腥味挥发物 的混合物。其核心功能是利用鱼类天生的摄食本能,通过强烈的气味信号 刺激其嗅觉和味觉,诱使其产生食欲并积极采食。
主要来源:
新鲜鱼类、鱼粉、鱼油、鱼溶浆等水产品加工的下脚料。
关键风味成分:
氧化三甲胺:新鲜海鱼气味的重要来源。
醛类、酮类、醇类等挥发性物质:共同构成复杂的鱼腥味。
这是鱼腥素最主要、最科学的应用领域。
作用机制:浓郁的鱼腥味能 高度模拟水产动物(如鱼、虾、蟹)的天然饵料,激发其强烈的摄食本能。
应用价值:
提高采食量:解决人工饲料适口性差、动物厌 食挑食的问题。
缩短摄食时间:吸引动物快速聚集并进食,减少饲料在水中的溶失和浪费。
促进生长:通过增加营养摄入,提高养殖效益。
特别适用于:水产动物的 开口饵料,帮助幼苗顺利从天然饵料转为人工饲料。
作用机制:其强烈的腥味在水中具有 极强的穿透力和扩散性,能远距离吸引目标鱼类(尤其是肉食性、杂食性鱼类)前来觅食。
应用价值:
广谱诱鱼:对多种淡水、海水鱼类有效。
刺激鱼口:在鱼活性不高时,能刺激其产生攻击和摄食欲望。
增加渔获:是钓鱼爱好者常用的“小药”或添加剂。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