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主要用途 | 增味剂 |
| 执行标准 | GB 1886.208-2016 |
| 生产许可证编号 | SC20136050200187 |
| CAS | 4940-11-8 |
| 型号 | 食品级 |
| 包装规格 | 500g |
| 有效物质含量 | 99% |
| 含量 | 99% |
| 是否进口 | 否 |



乙基麦芽酚不是作为单一风味的主角,而是作为 “风味导演”,调整和优化整个食品的味觉和嗅觉体验。
这是其最 核心、最 神奇的作用。
机制:乙基麦芽酚的分子能够与我们味觉和嗅觉受体相互作用, 降低其他风味物质(如果香、奶香、肉香)的感知阈值。
形象比喻:它就像一台 “风味放大器”。假设食品原有的风味强度是“10”,添加极少量乙基麦芽酚后,即使不增加其他香料,我们大脑感知到的风味强度也能达到“15”甚至更高。它让食物 本身的味道变得更浓、更突出。
机制:它能与各种不同的香气分子很好地结合,使它们 相互融合,而不是各自独立。
形象比喻:它是一位出色的 “乐队指挥”,能让小提琴(果香)、号角(奶香)和鼓(肉香)等不同乐器演奏出和谐的交响乐,而不是杂乱无章的噪音。这使得产品的整体风味更圆润、饱满、有层次。
机制:利用其自身强烈而愉悦的香气, 抢占我们的嗅觉和味觉受体,从而“掩盖”或“干扰”我们对那些不良异味分子(如豆腥味、蛋腥味、油脂哈败味)的感知。
形象比喻:它像一位 “气味清道夫”,用浓郁的香气覆盖了难闻的气味,净化了整体的风味背景。
机制:
增益甜味:它能与舌头上的甜味受体发生协同作用,使我们感知到的甜味更强。这意味着要达到相同的甜度,可以 减少约5%-15%的蔗糖用量。
抑制苦味:它能部分抑制苦味受体,减弱某些成分(如可可、咖啡因)带来的后苦味。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