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主要用途 | 着色剂 |
| 执行标准 | GB 1886.64-2015 |
| 生产许可证编号 | SC20141072100199 |
| CAS | 8028-89-5 |
| 型号 | 食品级 |
| 包装规格 | 1kg |
| 来源 | 天然着色剂 |
| 主要着色成分 | 焦糖色素 |
| 有效物质含量 | 99% |
| 含量 | 99% |
| 色素含量 | 99% |
| 是否进口 | 否 |



在肉制品中,焦糖色本身不提供明显的风味,它的核心任务是 “化妆” ,让产品看起来更加美味诱人。
这是最核心的用途。焦糖色能为肉制品提供从红润到棕褐的一系列色泽,这些颜色是消费者判断肉类产品“是否入味、是否熟透、是否美味”的重要视觉指标。
模拟红烧/卤制效果:用于 酱卤肉类(如卤鸡腿、卤牛肉、酱鸭),赋予其标志性的 红亮酱色,替代传统炒糖色,效果更均一稳定。
模拟烧烤效果:用于 烧烤风味的香肠、火腿、烤肉串,提供表面深褐色、焦香的视觉感受。
增强肉馅制品色泽:在某些 香肠、肉丸、午餐肉 中添加,可以弥补因加工导致的颜色损失,使其内部色泽更接近鲜肉,看起来更饱满。
弥补原料差异:生肉原料因部位、年龄、品种不同,其本身色泽存在差异。添加焦糖色可以 弥补这种天然差异,确保每一批终产品颜色高度一致,满足工业化生产对标准化的要求。
掩盖轻微品质波动:对于因储存或加工条件轻微变化导致的颜色不均,焦糖色能起到很好的修饰作用。
心理暗示:经过着色的肉制品,其 红亮、油润 的外观会强烈地暗示消费者产品具有“新鲜、多汁、入味、工艺讲究”等高品质特性,从而提升购买欲望。
| 应用场景 | 具体肉制品举例 | 焦糖色所起到的视觉作用 |
|---|---|---|
| 酱卤制品 | 卤鸡腿、酱牛肉、卤蛋、卤豆干 | 赋予经典的红亮酱色,替代人工炒糖色,色泽均匀稳定。 |
| 灌肠制品 | 烤肠、火腿肠、风干肠 | 提供表面红褐色或内部诱人肉红色,增强 食 欲。 |
| 预制菜肴 | 红烧肉罐头、梅菜扣肉、台式卤肉饭 | 确保菜肴呈现出“红烧”或“卤制”后的成功色泽,还原烹饪美学。 |
| 调理肉制品 | 腌制鸡翅、烤肉串 | 赋予烧烤后的焦褐色,看起来更入味、更专业。 |
效率高、易操作:相比传统炒糖色工艺,直接使用焦糖色更简便、安全,且易于量化控制,非常适合现代化工业生产。
稳定性好:在肉制品的加热、杀菌和储存过程中,焦糖色性质稳定,不易褪色或变色,能保证货架期内产品外观始终如一。
安全性高:作为广泛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其在法规限量内使用是安全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