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主要用途 | 增白剂、防腐剂 |
| 等级 | 食品级 |
| 执行标准 | GB 25590-2010 |
| 生产许可证编号 | SC20143048105875 |
| CAS | 7631-90-5 |
| 型号 | 食品级 |
| 包装规格 | 25kg |
| 有效物质含量 | 99 |
| 有效物质 | 亚硫酸氢钠 |
| 含量 | 99% |
| 是否进口 | 否 |



以下是其在淀粉加工中的具体应用、作用机理和重要性:
这是亚硫酸氢钠在淀粉加工中最 主要、最 直观的作用。
问题根源:无论是玉米、马铃薯还是木薯,其原料本身含有一些天然色素,如类胡萝卜素(呈黄色)、黄酮类 色素等。此外,在加工过程中还可能发生轻微的酶促褐变或美拉德反应,导致淀粉浆颜色发黄或发灰。
作用机理:亚硫酸氢钠溶于水后释放出二氧化硫。二氧化硫是一种强还原剂,它能与这些有色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还原作用:将深色的氧化态色素还原为无色的还原态物质。
加成反应:与色素分子中的发色基团(如羰基)结合,生成无色的化合物。
最终效果:提高淀粉的白度 和亮度,使其色泽更加洁白、晶莹,满足高端食品和工业应用对淀粉外观的高要求。
问题:淀粉浆是富含营养的培养基,在提取和沉淀过程中,容易受到微生物(如细菌、酵母菌)的污染而发酵酸败,产生酸味和异味,并导致淀粉得率下降。
作用:亚硫酸氢钠释放的二氧化硫具有杀菌和抑菌作用,可以有效抑制淀粉浆中微生物的生长繁殖。
效果:保证生产过程的卫生安全,防止淀粉变质,减少损失,并延长中间产品的保存时间。
问题:在某些淀粉(如马铃薯淀粉)的加工中,其蛋白质(麸质)和淀粉的分离效果会影响最终产品的纯度。
作用:亚硫酸氢钠创造的微酸性环境有助于减弱蛋白质与淀粉颗粒之间的结合力,使它们更容易分离开。
效果:
改善淀粉与蛋白质的分离效率,提高淀粉的纯度。
有时可以对淀粉的粘度产生一定的调节作用,使其更符合特定应用的需求。
亚硫酸氢钠通常在淀粉加工的 “浸泡” 或 “提取” 阶段添加:
玉米淀粉加工:在玉米的亚硫酸浸泡阶段,它是核心添加剂之一。将亚硫酸氢钠与二氧化硫等配制成浸泡液,与玉米粒一起浸泡数十小时。
作用:在此过程中,它不仅能漂白,还能软化玉米粒、破坏蛋白质网络,从而释放淀粉颗粒,并抑制发酵。
马铃薯/木薯淀粉加工:在破碎、磨浆后的淀粉浆液中添加亚硫酸氢钠溶液,并进行充分混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