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主要用途 | 增白剂、防腐剂 |
| 等级 | 食品级 |
| 执行标准 | GB 25590-2010 |
| 生产许可证编号 | SC20143048105875 |
| CAS | 7631-90-5 |
| 型号 | 食品级 |
| 包装规格 | 25kg |
| 有效物质含量 | 99 |
| 有效物质 | 亚硫酸氢钠 |
| 含量 | 99% |
| 是否进口 | 否 |



食品褐变主要分为酶促褐变和非酶褐变,亚硫酸氢钠对两者均有显 著的抑制效果。
酶促褐变发生在水果、蔬菜(如苹果、土豆、香蕉)被切开或损伤后。
反应过程:酚类物质 + 氧气 --(多酚氧化酶 催化)--> 醌 --> 黑色素(褐变)
亚硫酸氢钠的阻击策略:
直接抑制酶活性:亚硫酸氢钠能不可逆地与多酚氧化酶中的铜离子辅基结合,改变酶的空间结构,使其彻 底失去催化活性。这是最根本的解决方式。
还原有色产物:即使有少量醌类物质已经生成,亚硫酸氢钠也能作为一种还原剂,将其还原成无色的前体物质,中断褐变链式反应。
消耗氧气:它本身能与溶液中的氧气发生反应,间接减少了可用于褐变反应的氧气量。
简单比喻: 它就像同时切断了敌人(多酚氧化酶)的武器、拆除了已经安装的炸弹(醌类)、并切断了敌人的氧气供应。
非酶褐变主要指美拉德反应,常见于脱水食品、果汁、罐头等在加工和储存过程中,使颜色逐渐变深、变褐。
反应过程:还原糖 + 氨基酸 --> 类黑精(褐色聚合物)
亚硫酸氢钠的阻击策略:
拦截反应物:二氧化硫能与美拉德反应的中间体——羰基化合物(如醛、酮)发生加成反应,生成稳定的磺酸盐,从而阻止这些中间体进一步聚合成深色的类黑精。
基于以上机理,亚硫酸氢钠在防止食品褐变中应用广泛:
鲜切果蔬:将去皮或切片的苹果、土豆、梨等浸泡在低浓度的亚硫酸氢钠溶液中,可以有效防止其在数小时内变黑,保持新鲜外观。
果蔬干制品:在制作葡萄干、苹果干、杏脯等产品时,加工前浸泡处理是标准工序,能保证成品保持金黄、鲜艳的色泽,而非深褐色。
果汁、果酱:添加少量亚硫酸氢钠,可以防止产品在储存期间颜色加深,保持其原有的亮丽色泽。
水产品:用于防止虾、龙虾等产品的“黑变”,因为虾壳中的酪氨酸酶(也是一种多酚氧化酶)会导致黑色素沉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