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主要用途 | 营养强化剂 |
| 生产许可证编号 | SC20136043000040 |
| CAS | 67-03-8 |
| 型号 | 食品级 |
| 包装规格 | 25kg |
| 外观 | 粉末 |
| 保质期 | 24个月 |
| 有效物质含量 | 99% |
| 主要营养成分 | 维生素B1 |
| 含量 | 99% |
| 是否进口 | 否 |



营养强化剂是指为了增加食品的营养成分(价值) 而加入到食品中的天然的或人工合成的营养素。维生素B1正是其中一员,它的添加旨在解决特定的营养问题。
弥补加工损失(最主要的目的)
背景:天然谷物(如小麦、糙米)富含维生素B1,但其约80%存在于麸皮和胚芽中。
问题:现代精加工制成的精白面粉、精白大米几乎不含维生素B1。
解决方案:在米、面等主食中强化维生素B1,是 “把丢失的营养补回去” ,这被称为 “营养复位”。
预防营养缺 乏 病
历史上,以精白米为主食的地区曾广泛流行“脚 气 病”,正是维生素B1缺乏所致。在主食中系统性强化,是最 经济、最 有效的公共健康干预手段,能大规模预防缺 乏 症。
满足特定人群的营养需求
如婴幼儿、孕妇、运动员、老年人等,对能量和营养有特殊需求。在配方食品、特膳食品中强化VB1,能精准满足其需要。
均衡整体膳食营养
对于饮食习惯不均衡的消费者,强化食品是确保基础营养素摄入的安全网。
中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标准》GB 14880 明确规定了维生素B1的应用范围和使用量。
产品示例:小麦粉、大米、面包、面条、饼干、早餐谷物。
意义:这是公共健康效益最 大的领域,直接从主食源头解决潜在缺乏风险。
产品示例:固体饮料(果珍、蛋白粉)、运动饮料、果汁饮料、植物蛋白饮料。
意义:提供便捷的营养补充方式,并支持“能量代谢”等功能宣称。
产品示例:调制乳、风味发酵乳、婴幼儿配方食品。
意义:进一步提升乳制品的营养价值,尤其在婴幼儿食品中至关重要。
产品示例:孕 妇 餐、病 人专用营养制剂、运动营养食品。
意义:针对特殊生理或病 理状态,进行精准、强化的营养支持。
产品示例:酱油。
意义:在一些地区或特定产品中,也会通过日常调味品进行微量营养素的强化。
形态选择
盐酸硫胺素:水溶性好,适用于饮料、液体食品。
硝酸硫胺素:热稳定性高,适用于需要高温加工的食品,如烘焙食品、婴幼儿配方奶粉。
均匀混合
由于添加量极小(通常为mg/kg级别),必须采用 “预混” 技术。即先与少量载体(如淀粉、面粉)混合成中间品,再投入到大批量原料中,确保分布均匀。
稳定性控制
维生素B1对热、碱性和亚硫酸盐敏感。在含有亚硫酸盐(作为漂白剂/防腐剂)的食品中极易被破坏,需避免同时使用或采取保护措施。
合规性至上
严格遵循GB 14880:必须在其规定的食品类别和最 大使用量 范围内使用。超范围或超量使用属于违法行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