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主要用途 | 防腐剂 |
| 执行标准 | GB25549-2010 |
| 生产许可证编号 | SC20137040600643 |
| CAS | 137-40-6 |
| 型号 | 食品级 |
| 包装规格 | 25kg |
| 成分 | 丙酸钠 |
| 有效物质含量 | 99% |
| 含量 | 99% |
| 是否进口 | 否 |
| 类型 | 糕点保鲜剂 |



丙酸钠在食品防腐中主要通过以下几种机制发挥作用:
抗 菌机制:丙酸钠是一种酸性防腐剂,其抗 菌作用主要基于其化学性质。丙酸钠在水中解离为丙酸根离子(CH?CH?COO?)和钠离子(Na?)。丙酸根离子能够穿透微生物细胞膜,进入细胞内部后,由于细胞内的pH值通常高于细胞外,丙酸根离子会重新转化为丙酸(CH?CH?COOH)。丙酸是一种弱酸,其解离产生的氢离子(H?)会降低细胞内的pH值,从而干扰微生物的正常代谢过程,抑制其生长和繁殖。
抑制霉菌和酵母菌:丙酸钠对霉菌和酵母菌的生长具有较强的抑制 作用,但对细菌的抑制 作用相对较弱。它特别适用于需要酵母发酵的食品,如面包和糕点,因为丙酸钠不会抑制酵母的发酵作用,从而不影响食品的发酵过程。
丙酸钠具有一定的酸性,可以调节食品的pH值。通过降低食品的酸碱度,丙酸钠能够创造一个不利于微生物生长的环境。许多微生物(尤其是霉菌和酵母菌)在偏酸性环境中生 长 缓 慢或受到抑制,而丙酸钠的酸性特性正好可以利用这一点来延长食品的保质期。
丙酸钠通过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可以有效防止食品因微生物污染而变质。例如,在面包、糕点、乳制品、豆制品等食品中,丙酸钠可以防止霉菌和细菌的生长,从而延长食品的保质期,保持食品的品质和口感。
丙酸钠还可以防止食品因氧化而变质,同时还能防止色素的退色,从而保持食品的色泽和外观。
丙酸钠进入人体后可以被代谢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对人体无明显毒性。其ADI(每日允许摄入量)不作限制性规定,因此被认为是一种安全的食品防腐剂。
丙酸钠适用于多种食品的防腐处理,包括面包、糕点、干酪、酱油、食醋、豆制品等。根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2024),丙酸钠在面包中的最大使用量为2.5 g/kg。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