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主要用途 | 干燥剂 |
| 货号 | 见包装 |
| 生产许可证编号 | SC20136082600080 |
| CAS | 1305-78-8 |
| 型号 | 食品级 |
| 包装规格 | 25kg |
| 有效物质含量 | 99% |
| 含量 | 99% |
| 是否进口 | 否 |



氧化钙(生石灰)在豆制品加工中主要用作凝固剂,帮助豆浆凝固成豆腐或其他豆制品。以下是氧化钙在豆制品加工中的具体作用及使用方法:
氧化钙是豆腐加工中常用的凝固剂之一,其作用是使豆浆中的蛋白质凝固,形成豆腐。
作用原理:
氧化钙(CaO)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Ca(OH)?),氢氧化钙是一种强碱,能够调节豆浆的酸碱度。
在碱性条件下,豆浆中的大豆蛋白(主要是大豆球蛋白和β-伴大豆球蛋白)会发生变性,蛋白质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增强,从而形成凝胶状的豆腐。
氢氧化钙还能与豆浆中的钙离子结合,形成更多的钙盐,进一步促进蛋白质的凝固。
使用方法:
配制溶液:将氧化钙溶解在水中,制成一定浓度的石灰水。一般每100公斤豆浆需要使用0.5-1公斤氧化钙。
加入豆浆:将配好的石灰水缓慢加入豆浆中,同时不断搅拌,使氧化钙均匀分布。
凝固过程:加入氧化钙后,豆浆会在几分钟到十几分钟内逐渐凝固,形成豆腐脑。凝固时间取决于豆浆的温度、酸碱度和氧化钙的用量。
后续处理:凝固后的豆腐脑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压榨,去除多余的水分,制成不同质地的豆腐,如嫩豆腐、老豆腐等。
氧化钙还可以用于调节豆浆的酸碱度,使其达到适合凝固的条件。
作用原理:
豆浆在加工过程中可能会受到微生物的影响而产生酸性物质,导致豆浆的酸碱度下降。氧化钙可以中和豆浆中的酸性成分,提高豆浆的pH值,使其更适合凝固。
适宜的酸碱度(一般为pH 6.8-7.2)有助于蛋白质的凝固,同时也能保证豆腐的口感和质地。
使用方法:
在豆浆煮沸后,根据豆浆的酸碱度情况,适量加入氧化钙溶液,搅拌均匀,使豆浆的pH值达到合适的范围。
可以通过pH试纸或pH计来检测豆浆的酸碱度,确保其在适宜的范围内。
氧化钙的使用不仅能使豆浆凝固,还能改善豆腐的质地和口感。
作用原理:
氢氧化钙与豆浆中的蛋白质和钙离子结合,形成稳定的凝胶网络,使豆腐的结构更加紧密,口感更加细腻。
适量的氧化钙可以使豆腐具有良好的弹性,不易破碎,同时也能保持一定的水分,使豆腐口感嫩滑。
使用方法:
控制氧化钙的用量是关键。如果用量过多,豆腐可能会变得过硬、口感粗糙;如果用量不足,豆腐可能会过于松散、缺乏弹性。
一般每100公斤豆浆中加入0.5-1公斤氧化钙即可,具体用量需根据豆浆的浓度和酸碱度进行调整。
严格控制用量:
氧化钙的用量需控制,过多可能导致豆腐口感变差,甚至产生碱味;过少则无法使豆浆充分凝固。
一般建议初次使用者先进行小规模试验,确定最佳用量后再进行大规模生产。
确保均匀分布:
在加入氧化钙时,需不断搅拌豆浆,确保氧化钙均匀分布,避免局部凝固不均匀。
避免过早加入:
氧化钙应在豆浆煮沸后冷却至70-80℃时加入,过早加入可能导致豆浆过度凝固,影响豆腐的质地。
符合食品安全标准:
使用的氧化钙必须符合食品级标准,确保其纯度和安全性,避免使用工业级氧化钙,以免对健康造成危害。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