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主要用途 | 凝固剂 |
| 货号 | 见包装 |
| 生产许可证编号 | SC20142098100027 |
| CAS | 有 |
| 型号 | 食品级 |
| 包装规格 | 25kg |
| 有效物质含量 | 99% |
| 含量 | 99% |
| 是否进口 | 否 |



生石膏粉在豆腐制作中是一种常用的凝固剂,其操作过程相对简单,但需要严格控制比例和步骤,以确保豆腐的质量和口感。以下是生石膏粉制作豆腐的具体操作步骤:
黄豆:选择颗粒饱满、无霉变的优质黄豆。
生石膏粉:食品级的生石膏粉,确保符合食品安全标准。
水:清洁的饮用水,用于浸泡黄豆和制作豆浆。
浸泡时间:将黄豆放入大容器中,加入足够的水,浸泡12-24小时。浸泡时间根据黄豆的品种和环境温度而定,一般在常温下浸泡12小时即可。如果天气较冷,可以适当延长浸泡时间。
浸泡比例:黄豆与水的比例约为1:3(即1份黄豆,3份水)。
注意事项:浸泡过程中,黄豆会吸收水分膨胀,体积增大,因此容器要足够大,避免黄豆溢出。浸泡完成后,黄豆应饱满、无硬心。
磨豆浆:将浸泡好的黄豆沥干水分,放入豆浆机或石磨中,加入适量的水(一般为黄豆重量的8-10倍),磨成豆浆。如果使用石磨,需要反复研磨,确保豆浆细腻。
过滤:将磨好的豆浆倒入细纱布或滤网中,过滤掉豆渣,得到纯净的豆浆。过滤时可以轻轻挤压纱布,使豆浆充分流出,但不要过于用力,以免豆渣进入豆浆中。
煮豆浆:将过滤后的豆浆倒入锅中,用大火煮沸。煮豆浆时要不断搅拌,防止豆浆糊锅。
去除泡沫:豆浆煮沸时会产生大量泡沫,要及时撇去泡沫,防止豆浆溢出锅外。当豆浆煮沸后,继续煮3-5分钟,确保豆浆完全煮熟,去除豆腥味。
注意事项:豆浆煮熟的标准是豆浆表面出现大量气泡并迅速破裂,且豆浆的温度达到100℃左右。
准备石膏浆:将生石膏粉与少量水混合,制成石膏浆。一般情况下,生石膏粉的用量为豆浆重量的0.2%-0.5%。例如,1000克豆浆需要2-5克生石膏粉。将生石膏粉放入碗中,加入少量水(约石膏粉重量的3-5倍),搅拌均匀,使其完全溶解。
加入石膏浆:将煮好的豆浆倒入一个较大的容器中,稍微冷却至80-90℃(此时豆浆温度较高,但不会烫手)。然后将石膏浆均匀地倒入豆浆中,同时轻轻搅拌几下,使石膏浆与豆浆充分混合。搅拌时动作要轻,避免过度搅拌,以免影响豆腐的凝固效果。
静置凝固:将混合好的豆浆静置,让其自然凝固。一般需要静置15-30分钟,具体时间根据温度和石膏粉的用量而定。当豆浆凝固成豆腐脑时,即可进行下一步操作。
准备模具:准备一个豆腐模具,模具底部铺上干净的纱布或棉布。
倒入豆腐脑:将凝固好的豆腐脑倒入模具中,用勺子轻轻压实,使豆腐脑均匀分布。
压制:将模具放在平整的表面上,盖上盖子或重物(如干净的石头、重物等),进行压制。压制时间一般为30分钟到1小时,具体时间根据豆腐的厚度和硬度要求而定。压制过程中,豆腐中的多余水分会通过纱布排出,使豆腐更加紧实。
脱模:压制完成后,打开模具,将豆腐从模具中取出。轻轻揭开纱布,将豆腐倒扣在案板上,即可得到成型的豆腐。
清洗:将制作好的豆腐放入清水中浸泡,清洗掉表面的杂质和多余的石膏味。
保存:将豆腐放入冰箱冷藏保存,一般可以保存3-5天。如果需要长期保存,可以将豆腐切成小块,放入冷冻室冷冻。
石膏粉用量:石膏粉的用量要准确,过多会导致豆腐过老、口感粗糙;过少则豆腐不易凝固。建议初次制作时按照标准比例操作,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微调。
温度控制:豆浆的温度对凝固效果影响很大,一般在80-90℃时加入石膏浆效果。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豆腐的凝固效果。
水质:制作豆腐的水最好使用软水,硬水中的钙、镁离子可能会影响石膏粉的凝固效果。
卫生:整个制作过程要保持清洁,避免污染,确保豆腐的卫生和安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