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货号 | 见包装 |
| 等级 | 食品级 |
| 执行标准 | GB1886.2-2015 |
| 生产许可证编号 | SC20112011600810 |
| CAS | 144-55-8 |
| 型号 | 食品级 |
| 来源 | 其他 |
| 包装规格 | 25kg |
| 名称 | 碳酸氢钠 |
| 有效物质含量 | 99% |
| 是否进口 | 否 |



小苏打清洁油污的效果是比较显 著的,以下是具体介绍:
酸碱中和:小苏打(碳酸氢钠)具有碱性,油污中的酸性成分会与小苏打发生酸碱中和反应,生成可溶于水的盐和水,从而使油污被分解并更容易被冲洗掉
皂化反应:小苏打可以与油污中的脂肪酸发生皂化反应,生成肥皂状物质,这种物质更易于被水溶解和冲洗,进而达到去除油污的效果
研磨作用:小苏打的粉末颗粒具有一定的研磨性,当与水混合成糊状或直接撒在油污表面时,通过摩擦可以去除附着在物体表面的油污
直接撒粉法:适合新鲜油渍,将小苏打均匀覆盖油渍表面,静置15分钟左右,粉末变黄后用刷子刷除
糊状涂抹法:针对顽固油渍,将小苏打与温水按1:3的比例调成糊状,厚敷在油污处30分钟后用硬毛刷擦洗
浸泡法:适用于可拆卸的织物或物品,如锅盖、抽油烟机滤网等。每升温水加入50克小苏打,将物品浸泡2小时后进行常规洗涤
喷洒静置法:在热水中加入小苏打,装入喷壶喷洒在油污处,静置一段时间后再擦拭,效果同样显 著
混合增强法:小苏打与白醋混合使用,不仅能增强去污效果,还能产生 发泡反应,有助于分解油垢。此外,还可以将小苏打与橘子皮煮沸后的水混合,用于清洁,去污效果非常好
对新鲜油污:效果较好,能够快速去除,使物体表面恢复清洁
对顽固油污:通过适当增加小苏打的浓度、延长作用时间或配合其他方法(如混合白醋、浸泡等),也能取得较好的清洁效果
对不同材质表面:小苏打的温和性质使其适用于多种材质表面,如不锈钢、玻璃、瓷砖等,不会对这些表面造成损伤
浓度控制:浓度过高可能损伤某些材质的表面或衣物纤维,建议根据清洁对象选择合适的浓度
温度控制:使用40-60℃的温水能更好地激活小苏打的去污效能
后续处理:清洁后需用清水 彻 底 冲洗,避免碱性残留对物体表面或织物造成不良影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