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主要用途 | 烘焙碱 |
| 货号 | 见包装 |
| 生产许可证编号 | SC20137160200244 |
| CAS | 有 |
| 型号 | 食品级 |
| 包装规格 | 25kg |
| 有效物质含量 | 99% |
| 含量 | 99% |
| 是否进口 | 否 |



面团膨胀后要保持松软口感,需要从面团的配方、制作过程以及烘焙后的处理等多个方面入手。以下是详细的方法:
选择合适的面粉
蛋白质含量:面粉的蛋白质含量决定了面筋的形成程度。一般来说,蛋白质含量在8% - 10%左右的中筋面粉适合制作大多数烘焙产品,如面包、饼干等。如果蛋白质含量过高,面筋会过于强韧,使成品口感偏硬;如果蛋白质含量过低,面筋不足,成品可能会松散。
面粉的新鲜度:新鲜的面粉含有较少的氧化成分,能够更好地形成面筋,使面团有良好的弹性和延展性。过期或受潮的面粉可能会导致面团发黏、口感不佳。
添加适当的液体成分
水:适量的水分是面团形成良好结构的关键。水可以激活面粉中的酶,促进面筋的形成。如果水分不足,面团会干硬,难以膨胀和保持松软;水分过多,面团可能会过于黏稠,成品结构松散。例如在制作面包时,水的用量一般占面粉重量的50% - 70%左右,具体比例根据面粉的吸水性和配方要求调整。
牛奶:牛奶不仅可以提供水分,还能增加面团的营养和风味。牛奶中的乳糖和蛋白质在烘焙过程中会参与焦糖化和美拉德反应,使成品颜色金黄,口感更加细腻。而且牛奶中的脂肪成分可以滋润面团,使成品更加柔软。
鸡蛋:鸡蛋在面团中起到多种作用。蛋黄中的脂肪和卵磷脂可以滋润面团,使成品口感细腻、柔软。蛋白中的蛋白质可以增加面团的结构稳定性,使成品有一定的弹性。例如在制作海绵蛋糕时,鸡蛋是主要的原料之一,通过打发鸡蛋使面糊膨胀,烘焙后蛋糕内部形成多孔结构,口感松软。
合理使用糖和脂肪
糖:糖在烘焙中有多种作用。除了提供甜味外,糖还可以吸收水分,保持面团的湿润度。在烘焙过程中,糖会参与焦糖化和美拉德反应,使成品颜色美观,同时也能增加风味。例如在制作面包时,适量的糖可以使面包表面形成一层金黄色的外壳,内部保持柔软。不过,糖的用量也要适当,过多的糖会抑制面筋的形成,使面团过于黏稠,影响成品的结构。
脂肪:脂肪(如黄油、植物油、猪油等)可以滋润面团,使成品口感柔软。黄油在烘焙过程中会熔化,形成细小的空隙,使成品更加松软。例如在制作酥性饼干时,大量的黄油可以使饼干在烘烤过程中形成层次,口感酥松。植物油相对比较健康,也可以用于一些面包和蛋糕的制作,使成品更加滋润。
正确搅拌和揉面
搅拌:在制作面团时,正确的搅拌方法很重要。对于面包面团,要充分搅拌,使面粉和水充分混合,形成良好的面筋网络。搅拌时间过短,面筋没有充分形成,成品可能会松散;搅拌时间过长,面筋可能会过度氧化,使成品口感变差。例如在使用面包机搅拌面团时,一般搅拌时间为10 - 15分钟左右,具体时间根据面包机的功率和面团的质地调整。
揉面:手工揉面时,要采用适当的手法,如摔打、折叠等,使面筋充分形成。对于一些需要松软口感的烘焙产品,如蛋糕,揉面时要注意不要过度搅拌面糊,以免面糊起筋,使成品口感变硬。
发酵控制
一次发酵:对于酵母发酵的面团,如面包面团,一次发酵非常重要。发酵时间要根据面团的温度、湿度和酵母的活性来确定。一般来说,面团在25℃ - 30℃的环境下,发酵1 - 2小时左右,面团会膨胀到原来的2 - 2.5倍左右。发酵过程中,酵母会分解面团中的糖,产生二氧化碳和酒精,使面团膨胀。如果发酵时间过短,面团膨胀不足,成品口感会比较紧实;发酵时间过长,面团可能会过度发酵,产生酸味,影响口感。
排气和整形:一次发酵完成后,要进行排气和整形。排气是为了排出面团中多余的气体,使面团内部的气体分布更加均匀。整形可以使面团形成一定的形状,同时也有助于面筋的重新排列。例如在制作面包时,将发酵好的面团放在案板上,用手轻轻按压,排出气体,然后将面团分割成适当大小的小块,进行整形。
二次发酵:对于一些需要二次发酵的烘焙产品,如面包,二次发酵可以使面团再次膨胀,使成品口感更加松软。二次发酵的时间一般比一次发酵短,大约30分钟 - 1小时左右。在二次发酵过程中,要保持面团的温度和湿度,避免面团表面干燥。
烘焙温度和时间控制
温度:烘焙温度对成品的口感有很大影响。一般来说,烘焙温度要根据烘焙产品的类型和大小来确定。对于面包,烘焙温度一般在180℃ - 220℃左右;对于饼干,烘焙温度一般在160℃ - 180℃左右。温度过高,成品表面会烤焦,内部没有充分膨胀,口感会比较硬;温度过低,成品表面颜色不够美观,内部可能会没有完全熟透。
时间:烘焙时间也很重要。烘焙时间过短,成品内部没有完全熟透,口感会比较黏;烘焙时间过长,成品表面会过度焦化,内部水分流失过多,口感会变硬。例如在制作蛋糕时,一般烘焙时间为30 - 40分钟左右,具体时间根据蛋糕的大小和烘焙温度调整。在烘焙过程中,可以通过观察成品的颜色和表面状态来判断是否烤熟。例如,用牙签插入蛋糕中心,如果牙签上没有粘附面糊,说明蛋糕已经烤熟。
冷却和储存
冷却:烘焙完成后,要让成品在烤箱中稍微冷却一下,然后再拿出来放在冷却架上冷却。这样可以使成品内部的水分逐渐均匀分布,使成品更加柔软。如果直接拿出来放在冷的地方冷却,成品表面会因为温差过大而收缩,内部水分会流失,口感会变硬。
储存:对于一些需要保持松软口感的烘焙产品,如面包和蛋糕,要采用适当的储存方法。可以将成品放在密封的保鲜袋或保鲜盒中,避免空气中的水分流失。如果储存时间较长,可以放在冰箱的冷藏室中,但要注意在食用前将其放在室温下回温,使其恢复柔软的口感。对于饼干等比较酥脆的烘焙产品,要放在干燥的地方储存,避免受潮变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