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产品规格 | 1kg |
| 酶活力保存率 | 99% |
| 型号 | 食品级 |
| 重金属 | 0% |
| 主要用途 | 酶制剂 |
| 生产许可证编号 | SC20137132300142 |
| CAS | 9001-62-1 |
| 砷含量 | 0% |
| 包装规格 | 1kg |
| 酶活力 | 高酶活 |
| 有效物质含量 | 99% |
| 是否进口 | 否 |
| 类别 | 脂肪酶 |



脂肪酶在肉类加工中对风味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脂肪酶可以催化肉类中的脂肪水解,生成游离脂肪酸。这些游离脂肪酸进一步氧化,生成多种挥发性风味化合物,如醛类、醇类、酮类等,这些化合物是肉类风味的主要来源。例如,在中式干香肠和萨拉米香肠的发酵过程中,脂肪酶的作用增加了风味物质的生成
脂肪酶分解脂肪产生的游离脂肪酸可以进一步转化为谷氨酸等氨基酸,这些氨基酸有助于生成5’-肌苷酸,从而增强肉类的鲜味
脂肪酶分解脂肪产生的短链脂肪酸(如丁酸、戊酸等)可以与其他风味物质相互作用,使肉类的风味更加协调。此外,脂肪酶还可以通过酯化反应生成酯类化合物,如乳酸乙酯、乙酸乙酯等,这些酯类化合物具有浓郁的香味,能够进一步提升肉类的风味
适当的脂肪酶活性可以增加肉制品的风味强度,但过度的脂肪酶活性可能导致脂肪酸的过度氧化,产生不愉快的风味,如哈喇味。因此,控制脂肪酶的活性对于保持肉制品的风味平衡至关重要。
在肉类加工过程中,脂肪酶的活性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温度、pH值、盐含量等。例如,盐的添加可以影响脂肪酶的活性,进而影响游离脂肪酸的生成和风味物质的积累。此外,微生物脂肪酶在发酵肉制品中的作用也不可忽视,它们可以促进脂质水解,从而改善风味
在某些特定的肉类制品中,脂肪酶的作用可以产生独特的风味。例如,在烟熏培根的加工过程中,脂肪酶优先作用于磷脂中的多不饱和脂肪酸,生成特定的风味化合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