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主要用途 | 营养强化剂 |
| 生产许可证编号 | SC20132072300116 |
| CAS | 10043-52-4 |
| 型号 | 食品级 |
| 包装规格 | 25kg |
| 外观 | 粉末 |
| 保质期 | 18个月 |
| 有效物质含量 | 99% |
| 主要营养成分 | 氯化钙 |
| 含量 | 99% |
| 是否进口 | 否 |



氯化钙在豆制品中的应用主要作为凝固剂,用于促进大豆蛋白的凝固,制作豆腐等豆制品。以下是关于氯化钙在豆制品中应用的详细分析:
氯化钙中的钙离子能与大豆蛋白中的羧基、磷酸基等阴离子基团结合,形成不溶性的盐类,从而使大豆蛋白凝固成块。这一过程类似于豆腐制作中常用的盐卤或石膏点浆。
凝固速度快:氯化钙作为凝固剂,能使豆浆在短时间内迅速凝固,提高生产效率。
豆腐质地:使用氯化钙制作的豆腐质地较硬,持水性相对较差,但口感细腻,适合制作一些需要较高硬度的豆制品。
改善豆腐风味:氯化钙的添加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豆腐的风味,使其更加鲜美。
浓度控制:氯化钙溶液的浓度对豆腐的质地和口感有很大影响。一般来说,氯化钙溶液的浓度在4%~6%之间较为适宜。
添加量:在豆腐制作中,氯化钙的添加量通常为每升豆浆中加入20~25克。具体添加量还需根据豆浆的浓度、温度以及所需豆腐的质地等因素进行调整。
点浆温度:点浆时的温度对豆腐的凝固效果也有影响。一般来说,点浆温度应控制在70~90℃之间,以确保氯化钙与大豆蛋白充分反应。
与石膏比较:石膏点浆的凝固速度慢,但出品率高、保水性强,适用于制作嫩豆腐。而氯化钙点浆的凝固速度快,适合制作老豆腐或需要较高硬度的豆制品。
与盐卤比较:盐卤点浆的凝固速度也非常快,但制品持水性差、易破。氯化钙则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这一缺点,同时保持较快的凝固速度。
使用量控制:氯化钙的使用量必须严格控制,过量使用可能导致豆腐口感苦涩、质地过硬。
食品安全:氯化钙作为食品添加剂,必须符合国家相关的食品安全标准和法规要求。在使用前,应对氯化钙的来源和质量进行严格检查。
与其他成分的兼容性:在使用氯化钙时,需要考虑其与豆浆中其他成分的兼容性,以避免发生不良反应或影响豆腐的质量。
在日本等国家和地区,氯化钙常被用作豆腐的凝固剂。此外,在一些特殊风味的豆制品制作中,氯化钙也能发挥独特的作用。
概括来说,氯化钙作为凝固剂在豆制品中的应用具有凝固速度快、豆腐质地细腻、改善豆腐风味等优点。但在使用时需要注意控制使用量、确保食品安全以及与其他成分的兼容性等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