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主要用途 | 护色剂 |
| 货号 | 见包装 |
| 生产许可证编号 | SC20223010450461 |
| CAS | 有 |
| 型号 | 食品级 |
| 包装规格 | 500g |
| 有效物质含量 | 99% |
| 含量 | 99% |
| 是否进口 | 否 |



肉制品护色剂的使用量控制是确保肉制品品质和安全的关键环节。以下是关于肉制品护色剂使用量控制的详细介绍:
一般标准:
肉制品护色剂的使用量通常应控制在每公斤肉制品中不超过一定量,以确保其安全性和有效性。例如,有建议指出,肉制品护色剂的使用量应不超过每公斤肉制品5克。
具体护色剂的控制标准:
以亚硝酸盐类护色剂为例,其残留量在腌腊肉制品类(如咸肉、腊肉、板鸭、中式火腿、腊肠等)、酱卤肉制品类、熏烧烤肉类、油炸肉类中不得超过30mg/kg;在西式火腿(熏烤、烟熏、蒸煮火腿)类中不得超过70mg/kg。
对于硝酸钠和硝酸钾等护色剂,其最大使用量通常也有明确规定,如硝酸钠在腌腊肉制品类中的最 大使用量为0.5g/kg,残留量要求不超过0.03g/kg(以亚硝酸钠计)。
确保肉制品品质:
适量的护色剂可以改善肉制品的色泽,使其呈现出更加诱人的外观,从而提高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和食用满意度。
保障食品安全:
过量使用护色剂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如亚硝酸盐可能转化为致ai物亚硝胺。因此,严格控制使用量对于保障食品安全至关重要。
符合法律法规要求:
各国和地区对肉制品护色剂的使用量都有明确的法律法规要求。严格遵守这些规定,可以避免因违规使用而带来的法律风险。
准确称量:
在使用护色剂时,应使用精 确的称量工具,确保每次添加的量都准确无误。
均匀混合:
护色剂应与其他原料充分混合均匀,以确保其在肉制品中的均匀分布。这可以通过搅拌、腌制等方式实现。
定期监测:
定期对肉制品进行微生物检测和品质监测,以确保护色剂的使用量控制在安全范围内,并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问题。
记录与追溯:
建立完善的记录和追溯体系,记录每次使用护色剂的时间、数量、种类等信息,以便在出现问题时能够迅速追溯和排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