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中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食品级红曲红 肉制品调味品糖果糕点
起订量 (公斤)价格
1-25122 /公斤
25-1000117 /公斤
≥1000112 /公斤
  • 产地:中国 河南郑州
  • 发布日期: 2025-03-14
  • 更新日期: 2025-04-04
产品详请
主要用途 着色剂
执行标准 GB 1886.181-2016
生产许可证编号 SC20135012200346
CAS 874807-57-5
型号 食品级
包装规格 200克
来源 天然着色剂
主要着色成分 红曲红
有效物质含量 99%
含量 99%
色素含量 99%
是否进口

红曲色素是一种由红曲霉属的丝状真菌经发酵而成的优质的天然食用色素,是红曲霉的次级代谢产物。红曲色素,商品名叫红曲红,是以大米、大豆为主要原料,经红曲霉菌液体发酵培养、提取、浓缩、精制而成及以红曲米为原料,经萃取、浓缩、精制而成的天然红色色素。

成分

红曲色素,又名红曲红,可由红曲深层培养或从红曲米中提取制得。红曲色素有多种色素成分,一般粗制品含有18种成分,已确定结构的6种成分为:潘红(红色色素)C21H22O5,相对分子质量354.40;梦那红(黄色色素)C21H26O5,相对分子质量358.43;梦那玉红(红色色素)C23H26O5,相对分子质量382.46;安卡黄素(黄色色素)C23H30O5,相对分子质量386049;潘红胺(紫红色色素)C21H23NO4,相对分子质量339.39;梦那玉红胺(紫色色素)C23H27NO4,相对分子质量367.44

理化性质

红曲色素呈深紫红色粉末,略带异臭,熔点为165~192℃。红曲色素中的脂溶性色素均能溶于乙醚、氯仿、乙醇、醋酸、正己烷等溶剂中,其溶解度以醋酸最 大,正己烷最低。常用的溶剂是乙醇和醋酸,乙醇浓度为75%~82%,醋酸浓度78%时对红曲色素的溶解性最 好。红曲色素在水中的溶解度与水溶液的PH值有关。在中性或碱性条件下极易溶解,而在pH4.0 以下的酸性范围内或含5%以上盐溶液中,其溶解度呈减弱倾向。红曲色素含量低时其溶液呈鲜红色,含量高时呈带黑褐色并伴有荧光产生。对蛋白质的着色性能极好,一旦染着,虽经水洗,亦不掉色。

1 对pH的稳定性

pH对红曲色素的影响较复杂,对红曲色素中各组分影响也不尽相同。一般红曲色素在中性范围比较稳定,即使在加热情况下也以中性为佳,不过在酸碱2种情况下,偏碱性比偏酸性为好,损失率较少。

2 热稳定性

经研究证明,红曲色素的热稳定性较好,优于其他合成色素,在天然色素中其耐热性能也属优良。

3 光稳定性

红曲色素的醇溶液受紫外线的影响较小,但日光能使色度降低。通过对红曲色素中红、橙、黄3类色素光稳定性实验分析发现,红曲色素中红、橙、黄3类色素间光稳定性差别很大,黄色素的光稳定性最 强,其次为红色素,橙色素对光最不稳定。

4 对其他物质的稳定性质

实践证明,红曲色素不受常见金属离子与氧化剂和还原剂的影响。

5 抗 菌 性

对食品中 54 种易污染的微生物进行抑菌试验证明:红曲色素对蜡状芽胞杆菌、霉状杆菌、枯草杆菌、金黄葡萄球菌、荧光假单胞杆菌有较强的抑制 作用。

有研究红曲色素对肉毒梭状芽胞杆菌的抑制 作用,证明其提取物可使肉毒梭状芽胞杆菌的营养体细胞产生裂痕,在肉品生产中意义重大。

6 抗氧化

分别采用羟基自由基体系、超氧负离子自由基体系和二苯代苦味肼基自由体系3种抗氧化模型,验证了红曲色素的抗氧化活性,证明红曲红色色素和橙色色素都有很强的清除 自由基能力,其中的红色色素组分的抗氧化性最 好。

性能

红曲色素着色性能同红曲米类似。对枯草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较强的抑制 作用,对大肠杆菌、灰色链霉菌的抑制 作用较弱,而对酵母、霉菌和黄色八叠球菌无抑制 作用

合成途径

虽然红曲色素一直是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焦点,但是其合成机理尚未研究清楚。

有学者考察了不同氨基酸和短链脂肪酸等对色素合成的影响,结果表明缬氨酸、异亮氨酸、蛋氨酸、谷氨酸以及乙酸、丙酸等具有前体的作用,能够刺激色素的生产,而且它们都具有转化为聚酮合成前体的共同特征。所以聚酮途径被认为是红曲色素合成的主要途径。

也有学者考察了红曲霉的代谢途径,认为其代谢包括初级代谢和次级代谢。初级代谢主要产生不饱和脂肪酸、醇、酯等芳香化合物,次级代谢的产物主要有红曲色素、Monacolin K、降血 脂药物-氨基丁酸、桔霉素、天然抗氧化剂黄酮酚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