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主要用途 | 营养强化剂 |
| 生产许可证编号 | SC20113118100048 |
| CAS | 72-19-5 |
| 型号 | 食品级 |
| 包装规格 | 25kg |
| 外观 | 粉末 |
| 保质期 | 24个月 |
| 有效物质含量 | 99% |
| 主要营养成分 | L-苏氨酸 |
| 含量 | 99% |
| 是否进口 | 否 |



L-苏氨酸(L-Threonine)是一种有机物,化学式是C4H9NO3,分子式为NH2—CH(COOH)—CHOH—CH3。
L-苏氨酸是W·C·Ro1935年发现在纤维蛋白水解物之中,并证明它是最后被发现的必 需氨基酸,其化学名称是α—氨基—β—羟基丁酸,有四种立体异构,具有生物学活性的只有L—型。
1.性状:白色晶体或结晶性粉末,含1/2结晶水。无臭,味微甜。
2.密度(g/mL,25/4℃):1.307
3.相对蒸汽密度(g/mL,空气=1):不确定
4.熔点(℃):256(dec.)(lit.)
5.沸点(℃,常压):不确定
6.沸点(℃,5.2kPa):不确定
7.折射率:-28°(C=6,H2O)
8.闪点(℃):不确定
9.比旋光度(°):-28.4°(C=6,H2O)
10.自燃点或引燃温度(℃):不确定
11.蒸气压(kPa,25℃):不确定
12.饱和蒸气压(kPa,60℃):不确定
13.燃烧热(KJ/mol):不确定
14.临界温度(℃):不确定
15.临界压力(KPa):不确定
16.油水(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不确定
17.爆炸上限(%,V/V):不确定
18.爆炸下限(%,V/V):不确定
19.溶解性:易溶于水(200g/L,25℃),不溶于甲醇、乙醇、乙醚和氯仿。
1.主要用作营养增补剂。与葡萄糖共热易生成焦香和巧克力香味,有增香作用。也可用于生化研究。
2.作饲料营养强化剂,苏氨酸是一种必 需的氨基酸。苏氨酸常添加到未成年仔猪和家禽的饲料中,是猪饲料的第二限制氨基酸和家禽饲料的第三限制氨基酸。添加于以小麦,大麦等谷物为主的饲料中。
3.营养添加剂,亦用于配制氨基酸输液和综合氨基酸制剂。
4.用于消 化 溃 疡的辅助 治 疗。也可治 贫 血及心 绞 痛、主 动 脉 炎、心 功 能不全等心 血 管 系 统 疾 患。
5.苏氨酸(L-苏氨酸)是由W. C. Rose 1935年从纤维蛋白水解产物中分离和鉴定出来的,现已证明是最后被发现的必 需氨基酸,它是畜禽的第二或第三限制性氨基酸,它在动物体内具有极其重要的生理作用。如促进生长、提高免 疫机能等;平衡日粮氨基酸,使氨基酸比例更接近于理想蛋白质,从而降低畜禽对饲料中蛋白含量的要求。缺乏苏氨酸,可导致动物采食量降低、生长受阻、饲料利用率下降、免疫机能抑制等症 状。近几年来,赖氨酸、蛋氨酸合成品在饲料中得到了广泛应用,苏氨酸逐渐成为影响动物生产性能的限制性因素,对苏氨酸的进一步研究,有助于有效地指导畜禽生产。
苏氨酸(L-苏氨酸)是动物本身不能合成,但又十分需要的氨基酸,能用来平衡饲料的氨基酸组成,满足动物生长维持需要,提高增重和瘦肉率,降低料肉比;可改善氨基酸消化率低的饲料原料的营养价值,提高低能量饲料生产性能;可降低饲料粗蛋白水平,提高饲料氮利用率,降低饲料成本;可用于猪、鸡、鸭和高级水产的饲养和养殖。L—苏氨酸是采用生物工程原理,用玉米淀粉等原料经过液体深层发酵、精制而生产出来的饲料添加剂。可调整饲料中氨基酸平衡,促进生长、改善肉质、改善氨基酸消化率低的饲料原料的营养价值、生产低蛋白的饲料,有助于节约蛋白质资源、降低饲料原料成本、降低畜禽粪便和尿液中的含氮量,畜禽舍中氨气浓度及释放速度。广泛用于添加仔猪饲料、种猪饲料、肉鸡饲料、对虾饲料和鳗鱼饲料。
6.苏氨酸(L-苏氨酸)在体内的分解代谢中,是=不经过脱氨基作用和转氨基作用,而是直接通过苏氨酸脱水酶、苏氨酸脱氢酶和苏氨酸醛缩酶催化转变为其它物质的氨基酸,例如苏氨酸可转变成丁酰辅酶A、琥珀酰辅酶A、丝氨酸、甘氨酸等。另外苏氨酸过量能提高赖氨酸-α-酮葡萄糖酸还原酶的活性,在日粮中添加适量苏氨酸可消除因赖氨酸过量造成的体增重下降,肝脏、肌肉组织中蛋白质/脱氧核糖核酸(DNA)、核糖核酸(RNA)/DNA比值降低。添加苏氨酸也可减轻色氨酸或蛋氨酸过量引起的生长抑制。据报道,鸡对苏氨酸的吸收大部分在十二指肠,嗉囔和腺胃吸收后的苏氨酸迅速转变成肝脏蛋白质,沉积在体内。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