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主要用途 | 营养强化剂 |
| 生产许可证编号 | SC20113010900046 |
| CAS | 50-81-7 |
| 型号 | 食品级 |
| 包装规格 | 25kg |
| 外观 | 粉末 |
| 保质期 | 36个月 |
| 有效物质含量 | 99% |
| 主要营养成分 | 维生素C |
| 含量 | 99% |
| 是否进口 | 否 |



维生素C是一种水溶性维生素,化学命名为L-(+)-苏阿糖型2,3,4,5,6-五羟基-2-己烯酸-4-内酯,又名L-抗坏血酸,分子式为C6H8O6,分子量为176.12。
维生素C为通常是片状,有时是针状的单斜晶体,无臭,味酸,易溶于水,具有很强的还原性。参与机体复杂的代谢过程,能促进生长和增强对疾 病的抵 抗 力,可用作营养增补剂、抗氧化剂,也可用作小麦粉改良剂。但维生素C的过量补充对健康无益,反而有害,故需要合理使用。维生素C在实验室用作分析试剂,如作还原剂、掩蔽剂等。
抗氧化
维生素C的大部分生物学功能由其独特的结构决定。维生素C分子式为C6H8O6,内酯环结构上存在两个活跃的羟基,极易发生电离(pKa分别为11.6、4.2),生成ASC和DHA,而DHA可在一系列酶促反应中被还原为ASC。因此,ASC成为了天然抗氧化剂,上述反应中还原型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依赖DHA还原酶介导的反应有代表性。
线粒体氧化磷酸化过程及细菌、病 毒诱导炎 症反应过程中均可产生大量活性氧自由基。许多蛋白质和酶需要巯基(-SH)才能够发挥生理功能,但巯基易受到氧化自由基的氧化,若无法尽快清除活性氧自由基即能发生DNA氧化、脂质过氧化反应、氨基酸氧化等。保护 红细胞膜上的巯基可防止溶血、保护血红蛋白防止其氧化成高铁血红蛋白等。另外,维生素C能够与维生素E协同作用,及时清除疏水区间氧化自由基;通过还原反应介导电子转移,还能够有效维持氧化还原环境的平衡,对维持细胞完整性及细胞正常的生理活动非常重要。
胶原蛋白合成
胶原蛋白(collagen)主要存在于皮肤、骨骼、内脏等各部位,可维持皮肤及其他器官的形态。为促进胶原蛋白分子交联、保证组织结构的完整,需要胶原蛋白脯氨酸-4-羟化酶(collagen-4-hydroxylase,C-P4H)。C-P4H是亚铁离子和2-氧戊二酸盐依赖型双加氧酶,催化胶原蛋白脯氨酸残基发生羟基化反应,生成(2S,4S)-4-羟脯氨酸。而维生素C正是C-P4H发挥酶活性的辅助因子。
除了C-P4H,如此家族中多巴胺β-羟化酶(dopamine beta-hydroxylase,D-βH)可催化多巴胺生成去甲肾上腺素,γ-丁内胺双加氧酶(γ-butyrobetaine dioxygenase,GBBH)可催化肉毒碱合成,肽酰甘氨酸加氧酶(peptidylglycineα-hydroxylating monooxygenase,PHM)可催化部分激素前体蛋的酰胺化反应等。
延 缓细胞 衰 老和凋亡
维生素C能够通过对5-甲基嘧啶修饰酶1,Jumonji C结构域的组蛋白去甲基化酶的调节,参与对染色质结构的重塑和对效应基因表达的调控。维生素C能够通过增强HIF-PHs的活性,诱导HIF-2α降解,促进前体i PSCs成熟,抑制重编程过程中p53基因的表达。维生素C还能够调控蛋白ALKBHs,ALKBHs不仅能够除去组蛋白H2A上的甲基化修饰,还可与核心多能因子相互作用,共同调控胚胎干细胞特异性mi RNA的表达。上述反应不仅能够延 缓细胞的衰 老和凋亡,还可对部分组织的修复起到促进作用。
调控细胞信号通路
人们对维生素C的传统研究领域集中于其氧化还原性及辅助因子辅酶,而作为调控细胞信号通路因子的相关研究是近二十年来新兴和活跃的领域。
有研究发现,维生素C能够通过降低ROS的水平抑制P38MAPK的活性,抑制P53引发的细胞衰老,还能够通过激活ERK信号通路,促进损伤组织内皮细胞 再 生及成熟。维生素C可通过抑制NFkβ的信号激活参与炎 症发生、肿 瘤形成、细胞凋亡等生物学过程。有研究表明,维生素C可通过激活MEK-ERK1/2通路促进心 肌 细胞的增殖,能够通过抑制部分腺苷酸环化酶降低细胞中c AMP的积累,抑制前体脂肪细胞的成熟和分化。
胆 固 醇代谢
胆 固 醇不仅可作为细胞膜及血浆脂蛋白的重要组分,还是许多重要物质的前体,如胆汁酸、肾 上 腺 皮 质 激素、维生素D、性 激 素等。胆 固 醇代谢过程中,维生素C是胆 固 醇环状部分羟化的辅酶,侧链分解即成为胆 汁 酸。因此,维生素C能够双向调节胆 固 醇的代谢与合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