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产品规格 | 2kg |
| 酶活力保存率 | 99% |
| 型号 | 食品级 |
| 重金属 | 0% |
| 主要用途 | 酶制剂 |
| 生产许可证编号 | SC20137132300142 |
| CAS | 9032-08-0 |
| 砷含量 | 0% |
| 包装规格 | 2kg |
| 酶活力 | 10万 |
| 有效物质含量 | 99% |
| 是否进口 | 否 |
| 类别 | 糖化酶 |



糖化酶在食品中的使用量因食品种类、生产工艺和原料特性等因素而异。以下是一些常见食品中糖化酶使用量的概述:
白酒:
在传统固态发酵法中,糖化酶作为糖化剂使用,其添加量通常根据原料淀粉含量和工艺要求来确定。一般来说,糖化酶的添加量为原料中淀粉含量的0.1%0.3%(或按单位计算,如80200单位/克原料),具体添加量需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黄酒、啤酒:
在黄酒和啤酒的生产中,糖化酶的添加量也受原料淀粉含量、工艺条件等因素的影响。通常,糖化酶的添加量也会根据具体情况在一定范围内波动,以确保糖化效果和产品质量。
在淀粉糖(如葡萄糖、果糖、麦芽糖等)的生产中,糖化酶的使用量通常较高,因为需要充分水解淀粉以得到高纯度的糖类。糖化酶的添加量一般按单位计算,如100~300单位/克原料,具体添加量需根据淀粉种类、浓度和工艺条件等因素来确定。
在调味品(如味精)、烘焙食品、乳制品等食品的生产和加工过程中,糖化酶的使用量也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一般来说,这些食品中的糖化酶添加量相对较低,主要用于改善口感、提高生产效率或优化加工工艺。具体添加量需根据食品种类、原料特性和工艺要求来确定。
糖化酶的使用量不仅受食品种类和工艺条件的影响,还与酶制剂的纯度、活性等因素有关。因此,在使用糖化酶时,应选择质量可靠、活性高的酶制剂,并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合理添加。
糖化酶的使用量还需考虑食品安全和法规要求。在食品生产中,应严格遵守相关法规和标准,确保糖化酶的使用量在安全范围内。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