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主要用途 | 着色剂 |
| 执行标准 | GB 1886.64 |
| 生产许可证编号 | SC20141072100199 |
| CAS | 8028-89-5 |
| 型号 | 食品级 |
| 包装规格 | 1kg |
| 来源 | 天然着色剂 |
| 主要着色成分 | 焦糖色素 |
| 有效物质含量 | 99% |
| 含量 | 99% |
| 色素含量 | 99% |
| 是否进口 | 否 |



【中文名称】焦糖色;酱色
【英文名称】caramel
【密度】约1.35
【性状】
深褐色易吸湿的粉末或粘稠液体,有苦味和焦气。
【溶解情况】
溶于水和稀乙醇。
【用途】
用作酱油、糖果、醋、啤酒等的着色剂,也用于医药。
【制备或来源】
由饴糖或蔗糖在高温下进行不完全分解并脱水而形成的物质。使用氨水、硫酸铵、碳酸氢铵及尿素做催化剂者为氨法酱色,也有非氨法酱色。
中国过去只生产一种焦糖色,即在酿造工业中应用的耐盐焦糖,相当于国际上的Ⅲ类焦糖,国家标准GB8817-88。21世纪陆续有少数厂家能生产在可乐型饮料中应用的耐酸焦糖。上海汽水厂在生产的幸福可乐,不对外销售,但耐酸性不够高。之后,浙江永嘉葡萄糖厂、河南开封中药厂、浙江瑞安食品添加剂厂、上海师大化工厂、上海科大化工厂等也相继研制出耐酸性较高的耐酸焦糖,以上均只是单倍色率的。
重庆市渝龙食品饮料有限公司于1989年引进国外技术设备,研制出双倍耐酸焦糖色,其质量接近国外先进产品,至此,中国的焦糖工业可谓前进了一步。但令人遗憾的是,大量应用于酱油、酒、醋中的焦糖,情况没有改观,大充塞市场的是个体户以蔗糖蜜生产的焦糖,其色率低、易沉淀,色调难看,焦糊气味严重、卫生条件差,然而其价格低,经销手段灵活,国营集体工厂反而竞争不过,市场仍以个体产品为主,因此大大影响了中国酱油等产品质量的提高。由于改革开放,人民生活水平提高较快,人民对食品品位的要求日益提高,酱油、醋等调味品历来是以散舀为主,大部分要求装瓶出售,色调要求漂亮,没有沉淀物,色率要高,添加量要少,特别是那些出口产品的厂家,经常在报纸杂志上呼吁生产高质量焦糖。湖南的酱油、山西的醋、浙江的老酒均需要有专用的、质量上乘的焦糖配套。冷食制品、巧克力饼干、雪茄烟等所需质量比较好的固体焦糖,市场上也比较难购到。所以许多外国公司纷纷到中国来办厂,国内焦糖工业如不力争上去,市场难免被抢占。
虽然中国的焦糖生产技术落后,国外对焦糖技术封锁比较严,但也不必花大量资金去进口,完全可能在现有的基础上,通过刻苦的科学实验,自力更生地发展我们自己的焦糖工业。那些唯利是图、粗制滥造的个体焦糖户,政府主管部门应通过法规去管理、引导其提高,而其中的绝大部分将会被淘汰。初具工厂规模的专业厂,应建立起科学化规模生产的格局,以质优价廉去占领市场,中国的焦糖市场是十分广阔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