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主要用途 | 防腐剂 |
| 执行标准 | GB1886.362-2022 |
| 生产许可证编号 | SC20137110200868 |
| CAS | 28211-04-3 |
| 型号 | 食品级 |
| 包装规格 | 100g |
| 成分 | 其他 |
| 有效物质含量 | 99% |
| 含量 | 99% |
| 是否进口 | 否 |
| 类型 | 肉制品防腐剂 |



1977年日本学者S.Shima和H.Sakai在从微生物中筛选Dragendo~Positive(简写为DP)物质的过程中,发现一株放线菌No.346能产生大量而稳定的DP物质,通过对酸水解产物的分析及结构分析,证实该DP物质是一种含有25—30个赖氨酸残基的同型单体聚合物,称为ε-多聚赖氨酸(ε一 PL)。
食品贮存、运输、销售过程都有可能造成细菌污染。由于食品的营养成分比较丰富和多样,食品中会存在各种各样的微生物,一旦污染食品,由于微生物生长迅速,能很快产生大量个体,有些会使食品腐败变质,而有些会产生致病的毒素。ε-PL(ε-Poly-L-lysine,简称ε-PL)作为一种天然防腐剂,相对于其他防腐剂,具有抗 菌谱广,稳定性好,在日本,ε-PL已经进入了商业市场,我们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食品中都包含ε-PL,尤其是在超市和杂货店购买盒饭的煮熟的大米中。目前,国内只是处于研究阶段,还没有实际应用于食品中,然而,由于ε-PL具有的高安全性、抑菌效果好、抑菌谱广、耐高温的优良的性质,它在食品中会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1977年,日本科学家Shima和Sakai在白色链霉菌( Streptomyces albulus 346)发酵液中首 次发现ε- PL, ε- PL是赖氨酸α-位上羰基和ε-位氨基结合的产物,由25 -30个赖氨酸残基组成。ε-PL是-一种的阳离子聚合多肽,当聚合度低于十肽时,会丧失抑菌活性。与盐酸、柠檬酸、苹果酸、甘氨酸和高级脂肪甘油酯等合用又有增效作用。分子量在3600—4300之间的ε-聚赖氨酸其抑菌活性最 好,当分子量低于1300时,ε-聚赖氨酸失去抑菌活性。由于聚赖氨酸是混合物,所以没有固定的熔点,250℃以上开始软化分解。ε一聚赖氨酸溶于水,微溶于乙醇。对其表征进行红外光谱分析表明:在1680~1640cm -1和1580—1520cm-1有强吸收峰。
ε-聚赖氨酸为淡黄色粉末、吸湿性强,略有苦味,溶于水,微溶于乙醇,但不溶于乙酸乙酯、乙醚等有机溶剂。ε- PL遇酸性多糖类、盐酸盐类、磷酸盐类、铜离子等可因结合而使活性降低,与盐酸、柠檬酸、苹果酸、甘氨酸和高级脂肪甘油酯等合用有增效作用。ε-PL的等电点为9.04,最适pH为5~8。ε- PL的热稳定性非常好,其水溶液在高温(121°C)情况下不分解、不失活。ε-PL是赖氨酸的直链状聚合物。它不受pH值影响,对热稳定(120℃,20min),能抑制耐热菌,故加入后可热处理。但遇酸性多糖类、盐酸盐类、磷酸盐类、铜离子等可能因结合而使活性降低。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