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货号 | 见包装 |
| 等级 | 食品级 |
| 执行标准 | GB 1888-2014 |
| 生产许可证编号 | SC20137040300886 |
| CAS | 1066-33-7 |
| 型号 | 食品级 |
| 来源 | 其他 |
| 包装规格 | 25kg |
| 名称 | 碳酸氢铵 |
| 有效物质含量 | 99% |
| 是否进口 | 否 |



臭粉,学名碳酸氢铵(NH4HCO3),是一种化学膨大剂,常用于烘焙中使食品更加酥脆松软。以下是对臭粉的详细介绍:
外观:臭粉为无色到白色结晶,或白色结晶性粉末,略带氨臭。
密度:相对密度为1.586。
熔点:熔点为107.5℃(快速加热)。
稳定性:在室温下稳定,但在空气中易风化,稍吸湿,对热不稳定。60℃以上迅速挥发,分解为氨、二氧化碳和水。
溶解性:臭粉易溶于水(1g溶于约6mL水中),水溶液呈碱性。可溶于甘油,不溶于乙醇。
膨松作用:臭粉在加热时会分解产生氨气和二氧化碳气体,这些气体在面团内膨胀,使烘焙品变得更蓬松。
提升口感:适量添加臭粉可以提升烘焙品的口感,使其更加酥脆松软。特别是在制作桃酥、泡芙等需要蓬松口感的烘焙品时,臭粉的效果尤为明显。
使用注意事项:
控制用量:臭粉部分溶于水,如果残留过多,可能会使产品略带异味,影响口感。因此,在使用时需要均匀分布,尽量减少残留。
控制烘焙温度和时间:过高或过低的温度以及过短或过长的烘焙时间,都可能导致臭粉反应不完全或过度反应,从而影响产品的口感和品质。
配合使用:为了充分发挥臭粉的作用并避免其潜在的风险,建议将其与其他复合膨松剂配合使用。
臭粉作为食品添加剂,在符合相关标准和规定的前提下使用是安全的。然而,过量使用或不当使用可能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在我国,《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 2760)规定了臭粉在婴幼儿谷类辅助食品中的使用量和范围。同时,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FAO/WHO)也规定了臭粉在可可粉及含糖可可粉、可可豆粉、可可块和可可油饼中的最大用量。
臭粉主要用于需要膨松较大的西饼中,如桃酥、泡芙等。在面包和蛋糕中则较少使用。
由于臭粉分解产生的氨气具有刺激性气味,且在水中的溶解度较大,因此一般不用在水蒸产品中,而多用于油炸品中,这样氨气在高温下易于挥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