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主要用途 | 防腐剂 |
| 执行标准 | GB1886.164-2016 |
| 生产许可证编号 | SC20142011900011 |
| CAS | 532-32-1 |
| 型号 | 食品级 |
| 包装规格 | 25kg |
| 成分 | 苯甲酸钠 |
| 有效物质含量 | 99% |
| 含量 | 99% |
| 是否进口 | 否 |
| 类型 | 饮料防腐剂 |



苯甲酸钠在食品中的用量确实受到严格的规定,以确保食品的安全性和消费者的健康。以下是我国关于苯甲酸钠在食品中用量的具体规定:
根据我国相关食品安全标准(如GB 2760等),苯甲酸钠在食品中的最大使用量是根据食品类型和工艺特点来确定的。这些规定旨在防止苯甲酸钠的过量使用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危害。
碳酸饮料:最大使用量为0.2g/kg。
酱油、醋、果酱、风味冰、冰棍、腌渍蔬菜、调味糖浆、酱及酱制品、果汁、蛋白饮料、风味饮料:每公斤最多添加1g。
蜜饯凉果:每公斤最多添加0.5g。
浓缩果蔬汁(食品工业使用的):每公斤最多添加2g。
胶基糖果:每公斤最多添加1.5g。
其他食品:如低盐酱菜、葡萄酒、果酒、琼脂软糖等,也有相应的最大使用量规定,具体数值根据产品类型和工艺特点而定。
婴幼儿食品:由于婴幼儿的生理机能尚未完全发育,对苯甲酸钠的耐受性较低,因此应严格控制其在婴幼儿食品中的使用量,甚至避免使用。
敏感人群:对于孕妇、老年人等敏感人群,也应谨慎选择含有苯甲酸钠的食品,以减少潜在的健康风险。
混合使用:当苯甲酸钠与其他防腐剂(如山梨酸、山梨酸钾)混合使用时,其总使用量应符合相关法规的要求,以确保食品的安全性。
标签标注:生产商应在食品标签上明确标注苯甲酸钠的含量和使用范围,以便消费者了解并做出知情选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