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主要用途 | 甜味剂 |
| 执行标准 | GB 1886.182 |
| 生产许可证编号 | SC12337021100588 |
| CAS | 13718-94-0 |
| 型号 | 食品级 |
| 包装规格 | 25kg |
| 有效物质含量 | 99% |
| 含量 | 99% |
| 是否进口 | 否 |



异麦芽酮糖白色结晶,无臭、味甜、甜度约为蔗糖的42%,甜味纯正,与蔗糖基本相同,无不良后味,熔点122~124℃,比旋光度〔α〕20D97.2°,耐酸,耐热,不易水解(20%溶液在pH2.0时100℃加热60min仍不分解,蔗糖在同样条件下可全部水解)热稳定性比蔗糖低,有还原法,易溶于水,在水中的溶解度比蔗糖低20℃时为38.4%,40℃时为78.2%,60℃为133.7%,其水溶液的黏度亦比同等浓度的蔗糖略低。本品在肠 道内可被酶解,由机体吸收利用。对血糖值影响不大,不致龋 齿。 用途:甜味剂、益生元。
异麦芽酮糖是甘蔗、蜂蜜等产品中发现的一种天然糖类,由于它有不会引起蛀 牙的功能。全世界已大量研究和开发。在1954年它先以蔗糖为原料转化生产成功。1984年日本新三井公司成功地开发出特殊酵素技术,将其大量工业化生产。之后它被大量应用于各种食品和甜味剂中。市场除了日本以外,更扩展到韩国和台湾等地区。
异麦芽酮糖的功能和应用一直被陆续开发出来。例如发现它对人体脑部尤其有特殊功能性;它也是一种特殊甜味剂,有独特的消化和吸收性。非常适合应用于糖果、饮料及各种食品中。
物理特性
1异麦芽酮糖的消化和吸收
异麦芽酮糖摄取不会被唾液、胃 酸和胰 液消化,一直到小 肠才被水解成葡萄糖和果糖吸收。
因为异麦芽酮糖结构类似蔗糖,消化后分解成葡萄糖和果糖直接吸 收 代 谢,因此没有任何食用安全问题。
2抑制脂肪累积作用
根据研究报告,肥 胖的机理是人体脂肪组脂中Lipoproteinlipase(LPL)被胰 岛 素激活,以致LPL迅速将中性脂肪吸入脂肪组织所引起。因为异麦芽酮糖被消 化吸收后不会引起胰 岛 素的分泌,也就不会引起LPL活性的激活作用。所以异麦芽酮糖的存在使得油脂不容易被吸收至脂肪组织中。
3不会引起蛀 牙特性
异麦芽酮糖并不能被口腔引起蛀 牙之微生物利用,当然也就不会产生不溶性聚葡萄糖。所以不会形成齿 菌 斑。造成蛀 牙和引起牙 周 病问题。所以不会形成蛀 牙。因此异麦芽酮糖不仅本身不会引起蛀 牙,更有抑制由蔗糖引起的蛀 牙效果。
4防止腹 泻效果
异麦芽酮糖可被人体缓慢消化和吸收,因为它在小肠内完全分解与吸收。所以不会引起腹 泻作用。经人体试验结果显示、直接摄取量至80g。也完全没有任何腹 泻作用。这和一般糖醇和有很大差异。可以作为一种安全的甜味剂。应用于各种糖果、饮料和食品中。
5热量
因为异麦芽酮糖可以像蔗糖一样被消化吸收,它的热量值大约为4Kacl/g.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