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主要用途 | 营养强化剂 |
| 生产许可证编号 | SC12537130200700 |
| CAS | 9010-10-0 |
| 型号 | 食品级 |
| 包装规格 | 20kg |
| 外观 | 粉末 |
| 保质期 | 12个月 |
| 有效物质含量 | 99% |
| 主要营养成分 | 大豆分离蛋白 |
| 含量 | 99% |
| 是否进口 | 否 |



大豆分离蛋白在食品中的添加量因产品类型、加工需求以及所需达到的功能效果等因素而异。以下是大豆分离蛋白在不同食品中常见的添加量范围:
在肉制品中,大豆分离蛋白的添加量通常在2%至25%之间。具体添加量取决于肉制品的种类、配方以及所需的功能特性。例如,在火腿肠中,添加大豆分离蛋白可以起到保水、嫩化肉质的作用,添加量一般在3%至5%左右。而在肉丸、肉饼等碎肉制品中,大豆分离蛋白的添加量可能会稍高一些,以达到更好的持水性和改善口感的效果。
在乳制品中,大豆分离蛋白的添加量一般较低,主要用于提高产品的蛋白质含量和稳定性。例如,在酸奶中添加大豆分离蛋白时,添加量通常在1%至5%之间,具体取决于酸奶的配方和所需的口感及质地。
在面制品中,大豆分离蛋白的添加量也根据产品类型而异。在面条、面包等面制品中,添加大豆分离蛋白可以提高面筋强度、改善口感和延长货架期。一般来说,面条中添加大豆分离蛋白的量在2%至9%之间,而面包中添加量则可能稍低一些,通常在5%以下。
在素食制品中,大豆分离蛋白是主要的蛋白质来源之一。根据素食制品的种类和配方,大豆分离蛋白的添加量可能会有所不同。一般来说,素鸡、素鸭等素食肉制品的添加量在5%至15%之间,以模拟肉类的口感和质地。
除了以上提到的食品外,大豆分离蛋白还可以用于制作果冻、冰淇淋、烘焙食品等多种食品。在这些食品中,大豆分离蛋白的添加量也根据产品类型和所需的功能特性而异。例如,在冰淇淋中添加大豆分离蛋白可以改善其乳化性质、推迟乳糖结晶并防止“起砂”现象,添加量一般在2%至5%之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