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主要用途 | 甜味剂 |
| 执行标准 | GB25541 |
| 生产许可证编号 | SC20137148207585 |
| CAS | 39289-43-5 |
| 型号 | 食品级 |
| 包装规格 | 25kg/袋 |
| 有效物质含量 | 99% |
| 含量 | 99% |
| 是否进口 | 否 |



聚葡萄糖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溶解性:聚葡萄糖易溶于水,25°C时的溶解度为70%(也有说法为80%),加热可促进其溶解。
黏度:聚葡萄糖溶液的黏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随浓度的增加而增大。同浓度下,聚葡萄糖溶液的黏度略高于蔗糖。
稳定性:聚葡萄糖在60℃以下可稳定保存90天,高温200℃下也不与酸碱反应,表现出良好的热稳定性。但需注意,其吸湿性较强,需存于干燥环境下。
保湿性:聚葡萄糖是一种良好的食品保湿剂,环境温度高时可充分吸水控制温度变化。同时它还可以控制溶液的水分活度,当水分活度大于60%时,它能有效降低水分活度,且效果优于蔗糖和山梨醇等小分子物质。
低热量:聚葡萄糖分子结构复杂,难以被微生物降解,因此热量仅为1kcal/g左右,约为一般碳水化合物的四分之一。
调 节 肠 道:聚葡萄糖可被肠 道中的细菌利用发酵生成二氧化碳、甲烷和挥发性脂肪酸(SOFA)等。这些产物有助于改 善 肠 道环境,促进有益菌如双歧杆菌的生长,抑 制 有害 菌,从而改善 肠 内微生物菌丛的组成。
降 低甘油三酯和 胆 固 醇:聚葡萄糖可阻止甘油三酯和胆固醇进入淋 巴 毛 细管,同时其被肠 道微生物降解的产物也可 抑 制 胆 固 醇 的合成,吸附 胆 固 醇的代谢物胆 汁酸并将其排出体外,从而降低人体内胆 固 醇的含量,预防胆 结 石的形成。
助控体重:聚葡萄糖能在胃 肠壁上形成一层薄膜,包裹食物中的脂 肪,限制消 化 道内脂 肪的吸收,促进脂 类物质的排泄,从而减少脂 肪 堆 积,达到预 防 肥 胖的功 效。它还可以抑 制 食欲,减少进食量,增强饱腹感。
促进钙吸收:研究表明,摄入聚葡萄糖后,能增加钙的吸收。
排 毒与提 高 免 疫 力:聚葡萄糖可降低α-苯并芘羟化酶的活性,减少苯并芘对消 化 系 统 的危害,增 强 机 体 对多氯联苯的清除率。同时,它还能促进体内的二恶英以粪便的形式排出体外,有助于排 毒 和提 高 免 疫 力。
降 血 糖:聚葡萄糖能改善末梢组织对胰 岛 素的感受性,降低对胰 岛 素的要求,抑制胰 岛 素的分泌,阻碍对糖的吸收。且聚葡萄糖本身不会被消化吸收,从而达到降 低 血 糖 的目的。
非 龋 齿性:聚葡萄糖不会被口腔里的微生物利用发酵,故对牙齿没有损害。
增强口感:聚葡萄糖没有甜味,但可以与高甜度低热量的甜味剂共用制作低热量食品。在食品中添加聚葡萄糖,可以赋予逼真的质构和口感,同时提供必要的体积和优质的纤维来源。
改善质构:聚葡萄糖可用于制作各种糖果、糕点、面包等食品,能改善食品的质构和口感。例如,在糖果中添加聚葡萄糖,可以赋予硬糖适当的脆性,提高软糖的嚼劲;在焙烤食品中添加聚葡萄糖,可以延缓淀粉老化,保持水分,提供良好的质构和口感。
综上所述,聚葡萄糖具有多种优良特性和广泛的应用前景。在食品、保健品、医药等领域都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