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主要用途 | 甜味剂 |
| 执行标准 | GB 28307 |
| 生产许可证编号 | SC20137148200057 |
| CAS | 585-88-6 |
| 型号 | 食品级 |
| 包装规格 | 25kg/袋 |
| 有效物质含量 | 99% |
| 含量 | 99% |
| 是否进口 | 否 |


作用
非腐蚀性:麦芽糖醇不是产酸的基质,几乎完全不会导致细菌合成不溶性聚糖,所以麦芽糖醇是极难形成的非腐蚀性新糖质。促进钙的吸收:通过动物实验表明麦芽糖醇有促进对钙吸收的作用和增加骨量及提升骨强度的性能。
麦芽糖醇由于难以消化吸收,血糖值上升少,故而对葡萄糖代谢
抑制体内脂 肪 过 多 积聚:如果同时摄入高脂肪和砂糖后,由于刺激胰 岛 素的分泌,脂蛋白分解酶活性提高,故而很容易增加体内脂肪的积聚。若用麦芽糖醇替代砂糖制造如冰淇淋、蛋糕、巧克力之类的高脂肪食品,由于不会刺激 胰 岛 素 分泌,因此可以期望减少体内脂肪的过度积聚。
难消化性:麦芽糖醇在人体内几乎完全不能为唾液、小肠膜酶等分解,除肠内细菌可利用一部分外,其余均无法消化而排出体外。
摄人体内的麦芽糖醇中,约10%在小肠分解吸收后作为能源利用;余下的90%在大肠内的细菌作用下分解为短链脂肪酸,其余一部分在大肠吸收后作为能源利用。因而将麦芽糖醇在小肠内的吸收量加上大肠内短链脂肪酸的吸收量,可以计算出麦芽糖醇的热量值约为2Keal/g。
(1)麦芽糖醇极易溶解于水。
(2)麦芽糖醇具有与蔗糖相同的甜度,且甜味温和,没有杂味。
(3)麦芽糖醇具有的吸湿性,利用这种吸湿性可以作为各种食品的保湿剂,或防止蔗糖的结晶析出。
(4)麦芽糖醇不易被霉菌、酵母及乳酸菌利用。
(5)麦芽糖醇在动物体内很难被消化代谢,是很好的低能量甜味剂。
(6)人体摄入麦芽糖醇时,血糖不会迅速升高,不刺激 胰 岛 素 分泌。
(7)麦芽糖醇在膳食中的作用,不仅是具有低热量,而且与高脂食品同食时,它也能抑制脂肪在人体中的贮存。
(8)麦芽糖醇具有乳化稳定性,可用作脂肪代用品,以生产低热量食品,其味与脂肪一样。




返回顶部